我本以为苦难哲学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跌下了神坛,那估计只在我想象的那个世界中如此。在真实世界中,依然为苦难哲学买单,无休止地夸大吃苦的重要性甚至必要性的人不在少数。
可以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荒谬。想吃苦吗?身边有墙没,越结实的越好,没有墙的话地面也行。攒足了劲,用脑袋狠狠地撞上去,丰盛的痛苦大餐就来了,运气好的话,下半辈子都不用愁没苦吃了。想必依然游离在精神病院之外的人,没有几个人愿意吃这样的苦,也不认为吃这样的苦有什么意义。
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厌其烦地说年轻时要多吃些苦,别在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,甚至“不吃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呢?想必里边的吃苦必然不是平白无故地用脑袋撞墙,不然也不会吸引那么多人(不管宣扬吃苦重要性的人是真那么认为,还是别有用心)。
这背后其实还有一套稍微复杂些的逻辑的。
简单说,认为吃苦重要的人,通常是把吃苦作为了某种交易的投入,为了得到那种自己想要的东西,吃些苦是值得的。比如一个人要想以后过上好日子,那小时候刻苦学习吃的苦就是很重要的,如果他从小贪玩无度,不学无术,那长大后想过上好日子就不容易了,即使祖上留下万贯家财,也很难保证他他一生幸福。
受这个逻辑的影响,很多人都认同在某些情况,吃苦确实是重要的甚至必要的,所以重点不在于吃苦是否重要,而是吃什么样的苦才重要。然后这烂账就算不清楚了,毕竟每个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,比如有人认为为了整容吃苦不值得,有人就认为非常值得,这是讨论不出一致结果的。
不过且慢,吃苦背后的逻辑真的这样简单吗?
既然吃苦可以被看作某种交易的一部分,那就得把这种交易分析清楚了,一个人投入了什么,得到了什么。比如一个人刻苦读书,考上了大学,又找到了不错的工作。在这个交易中,投入的是什么,得到的是什么?很简单,投入的是学习,得到的是工作,好像没有吃苦的位置。有人说怎么没有啊,投入的学习里就包含了吃苦,早晨起大早上学和睡懒觉显然是不一样的,更不用说挑灯夜战写作业了。
那先来看一个更简单的例子。一个人家离超市五百米,大热天他在家里突然想吃冰棍了,但冰棍显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,于是他去超市买了一根冰棍,并因此承受了在大热天的公路走一公里的苦。假设冰棍两元钱一根,那么这个交易怎么算呢?我想多数人都同意两元钱买一根冰棍,简单明了。但如果有人说,不对,他付出的不只是两元钱,还有大热天走一公里所吃的苦,于是整个交易是两元钱加上路上吃的苦换取了一根冰棍,其他人有什么看法?有些人可能想想就认为有道理,的确是这样的,他付出的不只两元钱,还包括路上吃的苦。
但卖冰棍的人可能就有意见了。你路上吃多少苦和我卖的冰棍有什么关系?我没有因为你走了一公里路就得到什么额外的东西,那肯定不是交易的一部分。那么他路上吃的苦,到底是不是交易的一部分呢?
这个账怎么算呢?难道只能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吗?
其实不然,这个要分阶段分析。我们可以把他买冰棍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,一个是他在超市买冰棍的阶段,另一个是他走在往返路上的阶段。只有前一个阶段,才属于交易。而后一个阶段,只是为交易做准备。那这样又出新问题了,我们似乎可以把这个为交易做准备的阶段看作另一个交易,这个交易的目的是获得买冰棍的机会。
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交易。付出了什么,得到了什么?有人可能就笑了,付出的是在路上吃的苦,得到的是买冰棍的机会,所以吃苦这回在交易里没跑了。那么假设他的邻居也喜欢吃冰棍,不同的是他还喜欢散步,不管天气热不热,他每天都要出去走上几趟享受散步的美好时光,顺便会在路过的超市买根冰棍吃。那么对他来说,这个账怎么算?他可没有因为买冰棍而吃苦。
我们很容易发现,买冰棍的机会并不是吃苦换的,而是从家门走到超市这个行为换的,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这个行为而吃苦,取决于他自己,在这吃苦也不属于交易的一部分。
同样地,如果一个人以学习为乐,他很可能就不会因为辛勤学习而吃苦,相反会把他当作一种享受。有这样的人吗?别人我不清楚,但至少我自己是这样,我从小到大,基本上从来不认为学习是吃苦,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特别优异,但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每次考试排前几名基本还是没跑的。对我来说,刻苦和学习两个词基本不搭边。
甚至在工作上,我也没吃什么苦,至少我不认为的得到的薪酬是我吃苦换来的。在几年的时间,我基本上一边做我感兴趣的事情,一边得到薪酬,在这个交易里,也没有吃苦的位置。最后我辞去工作,也和吃苦没什么关系,而是因为我发现人生方向存在问题,需要调整。
但也不能说我没吃过苦。惊天动地的苦我确实没吃过,但小打小闹的苦我也多少吃了一些,有些可能已经超出小打小闹的范围了。但我从来不认为我用吃苦换来了什么东西。一般当我去做一件我没能力做的事情,或者做一件我勉勉强强有能力做的事情,我会吃苦,吃苦的原因是我能力不足。那为什么我要吃苦呢?因为在我看来,和做那件事的收益相比,吃苦是可以接受的。我不认为吃苦是交易的一部分,它只是一种做一件事的代价。代价当然越少越好,但有些时候我实在没办法把它再减少了。
把吃苦当代价和当付出或者投入比有什么区别呢?简单说代价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避免的,即使不能完全避免,通常也是可以减少的。如果把它当付出或者投入,就变味了,一个人很可能认为它越多越好,如果他认为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。
那么吃苦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?简单说,吃苦只是做一件事的代价,产生这样的代价通常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,这代价本身换不来任何东西。如果一个人吃苦后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吃苦,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代价,他可能会做些事情让自己避免类似的代价,那么他也就从吃的苦中得到了东西,但这收获也不是吃苦换的。一个人能力强大到一定的程度后,就不需要再吃任何苦了。如果一个人依然在吃苦,他可以仔细分析下自己能力都差在什么地方,如何提升,不然苦很可能就白吃了。
来自 <https://www.v2ex.com/t/484419>
这篇我喜欢,吃苦这玩意必须吃的明白,不然白吃了。